武汉文理学院
“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2022年3月11日
武汉文理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湖北及武汉疫后恢复重建、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深厚基础的五年,是学校转设更名成功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五年,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省内名列前茅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关键五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现有基础与主要问题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成绩
(一)通过转设评估。2020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并更名为武汉文理学院。
(二)办学规模保持稳定。转设评估准备期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0000人左右,规模适度。
(三)办学条件基本具备。学校前期租赁江汉大学土地办学,后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及六指征得土地33.27万平方米,在大治市征得土地24.76万平方米。2017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黄陂主校区;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7.2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42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144间,各类实验室133个,教学仪器设备值380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9.57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
(四)专业建设进展显著。学校现有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41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新申请10个本科专业,暂停11个本科专业的招生,形成了“以经管为主干、以医学为新的增长点、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在艾瑞森校友会2020排名中,学校位列湖北省独立学院一流专业第八,拥有1个中国一流专业(5星),1个中国高水平专业(4星),8个区域一流专业(3星),22个区域高水平专业(2星),9个区域知名专业(1星);金融学专业被列为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专业(4星),在湖北省排名第二,全国排名第七;英语专业被列为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专业(5星),在湖北省排名第三,全国排名第八。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获“2019年湖北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中国文化概论(英)》和《生物化学》2门课程获湖北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五)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校现有教师537人,折合教师495人,生师比17.93:1。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45人,占比64.2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57人,占比29.24%,其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42人。“双师型”教师182人,占比33.89%。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发布的“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学校在387所民办和独立院校中排名第95位。
(六)人才培养质量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1427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学生获国家、省市各种奖励55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2项,省市级奖励436项。国际交流合作班学生获考文垂大学奖学金,并被英国著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2015级法学专业司法考试通过率达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2019-2021届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平均通过率达96%,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56个百分点。
(七)创新创业工作初见成效。组建校级创新创业团队,审批建立了5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申报的《天使导盲服务平台》项目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智能寻迹车》等2个项目获武汉市一、二等奖。
(八)内部管理有所加强。学校制定了《武汉文理学院章程》,着力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学校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中层干部年龄资历结构趋向合理,教职工待遇有所改善,以公平和绩效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
(九)“三全育人”实践取得实效。学校持续推进“一年级引领计划”,加强课堂出勤管理,狠抓学风养成,加强考试诚信教育和违纪处罚教育,学生学风、考风有所好转。学校严抓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细化量化职责要求,切实强化辅导员“三走进” 工作意识,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学生活动,利用网络开展宣传教育,拓宽思政工作渠道。“文理群星”系列活动较好地发挥了优秀学生和优秀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还多措并举构筑“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四级联动机制。
(十)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增补党委会委员,健全党委会及工作制度,加强二级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人员配备,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
(十一)平安校园建设常抓不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建立联勤联防,加强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实现了实时网络化监控全覆盖。2019年,学校被武汉市公安局授予“平安高校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发展蓝图还不够明晰。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清晰,办学优势和特色不凸显。开放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规划、预算与落实存在两层皮问题;办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
(二)学科建设还不够厚实。学校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布点少,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建设力度较弱,学科内涵发展不足;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协调不够,专业多杂,学科交叉与融合存在一定障碍,资源整合困难,难以实现专业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人才培养还不够系统。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学和教研成果总量偏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区域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四)科研工作还不够活跃。科研工作基础较弱,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学科之间科研力量不均衡,承担的重大项目明显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不足,成果不多,成果转化意识差。
(五)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学科领军人才、骨干管理人才数量不足、分布不平衡,现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现象并存。
(六)内部管理还不够规范。学校层面及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两个层次的责、权、利不够明确,尤其是在机构设置、资源配置、财务管理、协同创新、评价激励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七)配套保障还不够到位。资金投入不足,校区功能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第二部分 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时期。
一、“十四五”期间面临机遇
(一)国家层面,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比较优势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十四五”是学校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
(二)地方层面,《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巩固武汉市全国科教中心地位,在武汉长江新区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大学城,推进圈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武汉要引领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黄陂正加快建设“生态幸福黄陂,武汉空港新城”,这都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三)举办主体层面。学校转设后,集团公司在教育事业方面定下了“走以内涵为主、外延为辅的集团化扩张道路”的战略目标,把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学校正是这个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主要阵地。举办方对学校的事业的重视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利好,推动学校继续更快更好发展。
二、“十四五”期间面临挑战
(一)外部竞争带来的挑战。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成为时代新要求。全国2600余所高校呈现分类发展趋势,层级差异明显,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之间新一轮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换挡提速、转变方式、优化结构的新形势,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待和对就业质量的关注,都将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三)教育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使教育发展方向指向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对民办高校来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按照国家新要求规范办学,依法治校,全新育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发展好,是我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四)社会评价带来的挑战。学校在成功转设后,即将准备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时也面临各种专业论证、审核评估,不容许有丝毫懈怠和疏漏。
第三部分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围绕“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科为重、学风为魂、学苑为基”和“重规划、重体系、重制度、重质量、重考核、重保障、重实效”的办学思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兼顾民办高校的经济效益;始终接受和润联合体的统一管理和指导,弘扬联合体“和合”文化理念,执行联合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始终坚持维护联合体、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教学改革寻路径,以凝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及管理团队建设。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武汉文理学院建设成“全国知名、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民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四、阶段性指标目标
围绕学校“十四五”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学校组织了由校领导带领的专班对多所民办兄弟院校开展走访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战略,认真领会和润联合体教育工作会议的主体精神,并在2020-2021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由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共同参与,制订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各阶段发展指标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学校贯彻落实发展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武汉文理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各阶段发展指标目标 |
发展指标 |
内容 |
工作目标 |
说明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招生与就业 |
本科 |
2520 |
2570 |
2620 |
2670 |
2720 |
在校生达到1.4-1.5万人 |
专升本 |
610 |
710 |
810 |
910 |
1000 |
预计就业去向落实率 |
86% |
86% |
86% |
86% |
86%以上 |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
专业和学科建设 |
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各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等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取得零的突破 新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 |
新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3个 新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5门 |
专业和学科建设水平达到省内一流民办高校水平 |
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合计) |
1 |
新增1个 |
新增1个 |
新增1个 |
新增1个 |
教科研及产学研 |
省(部)级科(教)研项目 |
8 |
10项 |
15项 |
20项 |
国家级科(教)研项目取得突破 |
以获得国家级科(教)研项目为突破目标 |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240 |
250 |
260 |
280 |
300 |
|
国际期刊/中文核心 |
12 |
15 |
20 |
30 |
40 |
|
著作、教材、专利 |
36 |
40 |
40 |
40 |
50 |
|
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含订单班培养) |
|
新增2项 |
新增2项 |
新增2项 |
新增2项 |
|
人才培养 |
英语四级 通过率 |
22.25% |
30% |
36% |
45% |
50% |
超过同类学校平均水平 |
研究生录取人数 |
41 |
43 |
45 |
48 |
50 |
|
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 |
71 |
80 |
85 |
90 |
95 |
|
学生竞赛获省部级奖项 |
136 |
150 |
155 |
160 |
165 |
|
师资和管理团队建设 |
硕士以上教师占比 |
81% |
82% |
83% |
84% |
85% |
|
副教授以上教师占比 |
28% |
30% |
30% |
30% |
30% |
|
引进博士、正高教师、学科带头人 |
10 |
10 |
10 |
10 |
10 |
|
实验室建设 |
教学仪器和科研设备值(万元) |
3239 |
4915 |
5924 |
6832 |
8148 |
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 |
五、具体目标
(一)办学规模与校园建设
1.办学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继续加强主校区建设的基础上,向校园周边区域积极寻求新增教育用地,使校园面积达到1000亩。按照教育部要求,全力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和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十四五”末,在校生规模达到1.4-1.5万人,不断提升办学效益。探索与省内知名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硕士,为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打好基础。力争在“十四五”末,学校在湖北省同类民办高校中进入前十位。
2.推动校园硬件和信息化建设再上台阶。以“总体规划与资源配置统一、建筑风格与人文环境统一、智能服务与平安校园统一”为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建设教学和实验场地,确保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实验教学仪器、学生文体活动场地、教学与生活保障设施满足发展需要,逐步建成功能齐全、区划清晰、布局合理的人文化、智能化、生态化的花园式校园,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增强学校师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教学科研
以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为主要目标,瞄准武汉大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机遇,发挥学校在对接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促进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教学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1.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以“突出重点、强化优势、凝练特色、整体提高”为基本要求,以“完善布局、优先重点、有所取舍、抓好增长点”为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医疗大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巩固发展经管类传统优势专业,不断推进新文科和工科转型创新,调整不合理的专业布局,坚决淘汰社会需求不足、自身建设薄弱的专业,积极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科专业体系。到“十四五”末,全校本科专业数量达到45个左右,形成医学健康类、教育与语言类、法学和社会服务类、新文科类、新工科类、新媒体艺术类6大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重点发展医学健康类、教育与语言类、新工科类、新文科类等4个专业集群。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育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一流本科专业在校生占学生总规模40%以上,争取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5个。
2.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创新。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积极推进本科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强化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建设20门左右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力争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14门,线上开放课程达80-100门,学生评教优良率达90%以上,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立项有所突破。推进校企合作共建省部级实践教学基地3个,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争取省级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零”的突破;争取获批50项省级教研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有所突破。
3.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打造3-5个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力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获得突破。创造条件,组建校级科研团队3-5个,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争取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10-15项。积极开展服务社会的横向课题研究,争取获得横向科研经费200万元。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零的突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项目、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设计类作品、学生团队或个人社会实践等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三)师资队伍
坚持“保增量、优结构、提质量”的原则,不断加强人才激励机制,稳步提升教师队伍待遇,建设一支由领军学者、杰出人才、教学精英、青年新星组成的卓越人才梯队,为学校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到“十四五”末,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新聘青年教师全部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不低于40%。重点培育10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为申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打好基础。
(四)人才培养
1.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重点,将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融入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三全育人”和“五个思政”要求,对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破除“五唯式”评价观念,建立“五育并举”育人评价体系,深化德智体教育内涵,创新美育和劳动教育新形式和全过程评价办法,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四个自信”,扎根人民、热爱学校、服务社会、奉献国家。
2.实施“应用型有特色高素质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争取建立建设省级创业示范基地3个,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培养社会继续的应用型人才。
3.建立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由行业企业和地方共同参与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预报制度、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和毕业生就业质量长周期监测制度,加强人文关怀和帮扶引导,帮助毕业生实现从“能就业”到“就好业”再到“有发展”的转变。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五)服务社会与开放办学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积极向区域内行业企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指导,承担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公益项目,建设为政府和地方提供决策咨询的具有较高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文理特色智库平台。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应用型人才。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培养渠道,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引进优质外籍教师,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切实防范各种风险。
(六)文化传承与创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经典、哲学智慧与文化传承的教育熏陶,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性情修养和健全人格。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和创新学校精神内核,凝练校园文化底色。研究制定《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推动学校精神文明活动优化升级,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以文化创新推动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第四部分 实施路径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专业建设,凸显办学特色
践行“特色兴校”理念,建设一批具有行业性、差异性、优势性的特色专业,不断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品牌效应。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实现特色专业建设和应用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
(一)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以基础性专业和新兴交叉型专业为两翼的专业特色体系。对于设置不合理、培养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的专业,实行“关、停、并、转”,适度扩大“专升本”办学规模。建立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和特色专业建设引导机制,促进专业与学科协调发展。
(二)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布局变化,科学分析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举办主体产业优势,坚持办学质量效益和长远稳定发展相结合,合理调整专业设置,集中力量分批建设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的应用型特色专业。重点围绕黄陂和武汉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对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三)构建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整合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构建特色专业集群,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和市场发展方向积极拓展申报新专业。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升办学质量
(一)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完善教师本科教学的激励机制和荣誉制度表彰体系,实施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表彰钻研教学且成效显著的优秀教师。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教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师生在教学决策活动中的参与度。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专业培养标准,修订实践性教学各环节内容、目标和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实习实训全过程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把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包括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的专业技能实习实训、与素质提升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训、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毕业论文(设计)等5个板块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实验课开出率,保障实践教学课时占比,形成“教、学、做、创”循环提升的实践教学过程体系。
(三)提升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能力。坚持人才、项目、基地、服务一体化原则,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地方的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联动发展的新机制;发挥学校地处长江新城和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毗连阳逻新港的区位比较优势,加强在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发、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三、改革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成长
(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深入贯彻“破五唯”的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坚决破除重业务轻政治、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思维,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须有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实行违反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改变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职称晋升、奖励单一挂钩的传统评价方式。科学修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工作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学生评教和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三)采取培养和引进“双驱动”方式。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确保教师和辅导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专业学习培训或校外学术活动;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建立民办高校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和迎评需求,瞄准“重点高校知名学者、中青年教授和部队退役专业技术人才”群体,采取多种方式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充实学校顶层设计和专业建设力量。
四、坚持立德树人,提升育人质量
树立科学成才观念,重点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人才培养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开展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建设,做好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科思政,实现省级精品思政课程零的突破。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文理大讲堂”为重要载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党爱校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诚信教育。覆盖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修订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加强体育、艺术和劳动教育,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纳入其综合素质档案。
(二)推进学生工作创新发展
1.加强学工队伍建设。修订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办法》和《辅导员日常工作规范》。建立专职辅导员定级制度,完善辅导员队伍职级晋升机制,实施“明星辅导员培育工程”,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生工作队伍。
2.持续推进学风建设。狠抓学生课堂管理,认真落实辅导员查课听课制度,及时处置课堂违纪行为,推行“无手机课堂”。加强诚信考试管理,完善降级试读和劝退学制度,加强对在校生的约束力,树立优良学风。不断优化“一年级引领工程”,制定早晚自习计划,规范学习、锻炼内容,加强英语、体育助教团队建设,逐步完善检查考核机制。推行班主任制度和本科生导师制度,引领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
3.筑牢安全稳定根基。修订完善《安全稳定值班制度》、《突发情况应急处突方案》和《学生宿舍管理办法》,实行安全工作问责制度。细化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措施,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和晚点名制度。强化打击和防范“非法校园贷”教育清查活动,重点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防火防盗防人身伤害教育。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实现心理筛查全覆盖、咨询服务全天候。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四级”机制,组织学生心理问题排查工作,制定“一对一”帮助措施,定期进行回访,实时有效干预。为在校生建立心理档案,提供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
5.建立校内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置专项基金,孵化有潜力的毕业生创业项目。以校友会为纽带,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依托,积极支持在业内有声誉的创业成功校友对毕业生就业创业进行帮扶引领,发挥往届校友对母校的反哺作用。建立学生创业导师制度,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创业的实际困难。
(三)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办学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渠道,探索联合办学模式,培养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加强优质外教和海外人才引进,鼓励学生赴外参加暑期社会生活实践,支持优势专业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和高水平的学术论坛。
五、抓实招生就业,扩大办学规模
在教职工中牢固树立“学校有学生才能发展”的理念,加强全员培训,构建全方位招生链。以提高本科生源质量为核心,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制定生源基地建设标准,力争覆盖全省和生源大省。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招生计划配置效率。确保我校本科生新生报到率位居湖北省民办本科高校前列。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六、坚持开放理念,提升服务能力
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产业发展,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承接湖北省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信赖的继续教育基地,成为适应技术加速进步的加油站、顺应传统产业变革的换乘站、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池。与黄陂区建立协同创新联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不断增强黄陂产业竞争力。建立专家顾问团队,为黄陂区和武汉市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和文明创建等方面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库支撑。
七、传承优秀文化,构建文明校园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设国学通识课程,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积极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力争有所突破。进一步深化“文理群星”品牌创建工程,逐步完善创建方案,规范活动内容,引导师生全员参与,注重全过程育人,充分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以班级和社团为抓手,发挥学生专业和文艺特长,推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团队和作品,繁荣校园文化。加强团学组织和社团建设,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校外比赛,有计划地做好学生典型选树工作。积极推进“一院一策”品牌项目培育工程。通过选树师生典型、开展创新创业、打造竞赛团队、推进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重点突破,带动学生工作全面提档升级。
(二)加快构建“智慧化”校园。筹集专项资金,明确组织机构、专业队伍、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先进、安全、人性化”的智慧化校园系统,实现智能化的“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建立协同移动办公系统,为广大教职工提供高效的无纸化办公平台。升级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务工作事务性管理和战略性管理的有机统一,满足学校培养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查、教学工作评价、教学业绩评价、教学改革发展等需求。建立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平台,多维度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为学生提供各项业务办理窗口,涵盖迎新报到、评优评先、宿舍管理、毕业离校全过程,打造多方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对学校门户网站及网站群管理体系全面改版升级。增加个性化、社交分享等用户体验,优化门户网站的视觉效果,加强网站及信息的安全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社会形象。
第五部分 落实与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思想保障
加强党对学校教育事业和办学方向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进一步凝炼文理精神,引领学校全体树立“团结、实干、创新、善成”的精神作风。把全体师生员工思想统一到齐心协力落实发展规划具体目标的征程上,要让全校师生了解规划作为学校纲领性文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深刻理解学校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部署,最大程度谋求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形成规划意识和行动指南。通过广泛宣传,吸引广大校友及其他社会力量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为实施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明晰各级职责,落实组织保障
依照办学章程,贯彻“依法治校”理念,在董事会领导下,学校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对“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涉及的师生重大关切和社会广泛关注,由学校党政联席会和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审议。坚持 “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大事项须经学校董事会审批,发挥董事会对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改革措施等提出具体方案和措施,制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校园建设等子规划和各学院发展规划,分阶段、分步骤组织执行。健全并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决策咨询作用,监督检查发展规划的有序实施。完善“三定”工作,合理设置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明晰“校-院”二级管理的责权利机制;在人财物和其他资源上充分赋权,真正调动各学院积极性,打通学校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修改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不断完善考核机制,突出硬性指标,提高考核质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双带头人”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组织员队伍;规范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发挥全员积极性,夯实规划执行的主体责任。
坚持“防为上,救为次,戒为下”的思想,将国家法律法规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并融入到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特别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合规监管机构,防范和化解学校办学风险,确保学校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三、加大支持力度,落实资金保障
为确保主校区功能完善和新校区建设目标、教学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更新迭代、教职工待遇在同类院校中位居上游、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建设美丽校园等目标如期实现,必须进一步完善学校自主财务管理体制,完善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多措并举增强融资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四、建立动态机制,落实制度保障
规划实施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要建立规划的动态调整机制,当外部环境或校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可通过民主程序对规划任务和建设目标作适当的充实和微调,从而保证改革和发展的有序进行。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董事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和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健全党代会、教代会、工代会、妇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民主管理与决策机制,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共同奋斗,保障规划行动纲领的顺利实施和各项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六部分 学校远景发展目标(到2035年)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按照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方针,从十四五时期到二〇三五年,是我校努力建成国内一流民办高校的重要时期,更是朝百年文理宏伟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校将秉持“顺应时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跨越赶超”的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地方经济为使命,探索中国特色现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和干部队伍素质高、专业化强、创新力强,若干学科进入国内前列,校园建设现代化、科技化、生态化。学校精神文明软实力和办学条件硬实力达到国内民办高校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学校整体实力跻身国内一流民办高校行列。